HOME
INTRODUCTION
NEWS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DECISION MAKING
LEARNING
AWARDS
ACTIVITIES
DOWNLOAD
太湖之滨,春风拂面。4月8日下午,吴中区的舟山村和陆巷古村迎来了一批国际访客——来自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和新加坡的6位外国专家,连同西浦智库的中国专家共同围绕“苏州古村落保护利用”课题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研讨,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对吴中区的古村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家学者正在调研吴中区古村落。
“中国核雕看苏州,苏州核雕看舟山”,外国专家首先来到了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香山街道的舟山村,他们在苏州核雕艺术馆饶有兴趣地听取讲解员的介绍。目前,舟山村核雕经营户达500余户,核雕从业人员已有3000多人,已形成了一条比较成熟的核雕产业链。
专家在苏州核雕艺术馆饶有兴趣地听取讲解员的介绍。
“这个村为什么叫舟山?”“年轻一代是如何传承和创新核雕技艺的?”外国专家一边观赏各种核雕展品,一边提出问题,陪在一起的工作人员都热情地给予解答。核雕艺术馆还邀请了几位国家级大师进行现场雕刻表演,吸引了外国专家仔细观赏。“一个村有这么多大师真了不起!”他们随后还走到村里的一些核雕艺术馆,对舟山村的核雕产业和文旅服务业大加赞赏。
汽车从舟山村一路驶向东山镇的陆巷古村,沿太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外国专家们不时地拿起手机,拍摄太湖美景。
国家级大师进行现场雕刻表演,吸引了外国专家仔细观赏。
调研的第二站来到了陆巷古村。大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来到了陆巷村合作社的茶工坊。这里的茶农正在挑选茶叶,一边的炒茶师傅炒制茶叶引起了他们浓厚兴趣。“碧螺春茶名不虚传,茶叶香得很啊!”外国专家感慨地说道。
茶农正在挑选茶叶。
“陆巷古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讲解员向外国专家介绍陆巷历史,带着大家一边欣赏着各类古建筑,一边介绍古村保护利用的情况。大家来到明代重臣王鏊故居—惠和堂,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王鏊的经历和故居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外国专家对明清建筑有了基本的认识,他们非常赞赏陆巷古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觉得像陆巷这样的古村落保护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古村落保护利用如何更加有效?在随后举办的座谈研讨会上,外国专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意大利籍专家叶石桓(Juan Carlos Dall'Asta)博士表示,他很荣幸地看到古村落“修旧如旧”的传统风貌,希望物理空间改造和艺术项目开发要紧密结合。韩国籍专家金昌熙(Changhee Kim)博士从市场营销、数字科技、公众参与等角度提出要增加非遗手工体验活动。韩国籍的另一位专家金键(Kon Kim)博士介绍了韩国政府主导的“青年人改造建筑”的长期实践,希望能给吴中区提供一点启发。新加坡籍专家朱丽安娜(Juliana Tay)博士认为,非遗传承离不开教育的深度参与,要通过教育厚植非遗生存的土壤。英国籍专家王学峰博士表示,本地年轻人要积极投身于古村落服务工作。加拿大籍专家郝建丽博士肯定了吴中区传统村落的独特的资源禀赋,强调了融入创新技术、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强化品牌意识、引导年轻人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座谈会现场。
据悉,“外国专家看苏州”活动已走过两站,这次邀请外国专家走进吴中区深入了解吴中区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吴中区现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15个。外国专家通过此次一线调研后表示,苏州古村落就像一个“美丽窗口”,希望有更多国际朋友前往欣赏。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