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RODUCTION
NEWS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DECISION MAKING
LEARNING
AWARDS
ACTIVITIES
DOWNLOAD
太仓市社科联成立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富民、创新主旋律,坚持服务“第一要务”,努力构建先进的社会意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为促进全市社会科学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科学理性精神,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和社会进步的先导。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首要任务。一年来,全市社科界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提升社会科学的理性精神,保持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1.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明确和谐社会建设任务。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科学发展观读本》等重要文件,召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讨论会、座谈会,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研讨文章,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将社科工作定位统一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点上来,牢固树立把握方向,服务“第一要务”的理念;创新思想,提升研究能力的理念;通力合作,加强社科普及的理念;广泛参与,共建和谐太仓的理念,确保社科工作的正确方向,为和谐太仓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支持。
2.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把握社科工作职责使命。太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奠定了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方向。全市社科界密切关注这次会议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社会实践创新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深化对我市今后五年历史任务的认识,把握大局,领会使命;构划“第二个率先”的实现途径,团结鼓劲,激励精神,把贯彻党代会精神,服务太仓现代化建设,作为提升社科工作地位,规范社科工作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任务。各社科团体组织学者专家深入机关、社区、农村,宣讲党代会精神,解读现代化建设方略,激励新太仓建设的共同理想,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
3.深化基础理论学习,增强理论服务功能。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与运用,是社科界“强本固体”的重要途径。一年来,太仓市社科工作者加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学习,加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习,巩固科学理论对方法的指导地位。学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扩大理论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学习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人口学、人才学、管理学、环境保护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努力掌握理论方法,规范思维方式。学习调查研究、社会沟通知识,增强分析、诠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素养。
(二)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
社会应用性对策研究是社科界的主要功能。太仓市社科联围绕太仓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广泛整合社科资源,积极开展咨政服务研究,提供应用性的智力成果,服务太仓加快发展,迅速崛起。
1.深入研究“率先发展”途径。率先发展就是综合发展。太仓市社科联确定了港口发展、区位优势、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娄东文化等领域的调研课题,组织社科力量集中开展调查研究。这些课题调研,整合了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经济社会研究与人文社会研究,架构了市社科联与社科团体、有关部门参与的“研究共同体”,发挥了整合操作功能。太仓市文明办、工业经济联合会、农业经济学会、农村金融学会、农学会、法学会等社科团体协作完成了课题调研任务。课题成果描述准确、分析精当、说理透彻、应对性强,表现了积极的思想预期和深刻的理性关怀,为推动实践提供了行为价值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太仓日报》理论版、《娄东大讲堂》、《太仓社科论坛》分别发表了部分课题成果,个别课题正继续下阶段的成果研究。市社科联制定了课题调研实施意见,召开课题协调会,制定课题人制度,提出课题质量序时要求,确保课题调研推进。
2.深入研究“和谐太仓”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推动太仓和谐社会建设,总结“和谐太仓”建设经验,对于促进太仓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太仓市委领导要求,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承担了“和谐太仓”专题调研、成果撰写任务。课题成果描述了太仓在推进经济和谐、城市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基本经验、主要成就;论证了“和谐太仓”是太仓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地区发展的历史总特征;凸现了“和谐太仓”建设是太仓比较苏南其他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鲜明的规律特征。“和谐太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06年《求是》杂志23期发表了太仓市委浦书记的署名文章《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太仓》,《t望新闻周刊》第44、45期分上、下两篇共8版刊登了《和谐发展看太仓》专题文章,中宣部《党建》杂志第12期发表了相关文章。中央级刊物同一时期宣传太仓,扩大了“和谐太仓”品牌的对外影响力,是对我市宣传思想工作、社科联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在此基础上,太仓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近三十个部门和单位于年底启动了“和谐太仓”第二阶段更广泛的调研活动。
3.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部署。太仓市社科联积极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研究工作,密切配合市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征文活动。理论研讨深入总结我市党的先进性建设经验,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对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特殊规律,对太仓加快发展、迅速崛起过程中党员的思想素质准备,作出了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形成了共识。太仓市社科联汇编了理论研讨优秀论文,发挥了服务党的建设的舆论宣传作用。
4.深入研究县级市社科联建设规律。在县级市成立社科联,适应了繁荣发展社科事业的需要。太仓市社科联作为新型人民团体,面临着制度建设、载体建设和功能建设不断成型、完善的过程。为此,我们把2006年作为市社科联的“建设年”,以“成果立联、活动聚联、制度建联”的思路,加强调查研究,探索社科联建设新途径;博采众长,准确定位学术团体功能;创新载体,增强与社科团体、职能部门广泛联系;精心设计,逐步建立健全社科团体的运行机制,与全市社科团体共同探索发展我市社科事业的基本途径,取得了初步经验。2006年5月,全省县市级社科联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太仓召开。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孙燕丽对太仓市社科联在组织建设、工作成效等方面的示范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市社科联建设作为“太仓模式”的基本经验,要求在全省学习推广。
(三)着力构建三大载体,扎实做好社科普及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显性标志,是社会大众的人文素养凝涵提高,精神世界完美提升。加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社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年来,太仓市社科联精心策划,与社科团体通力合作,着力构建社科普及三大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
1.创刊《太仓社科论坛》。哲学社会科学的表达,要以载体为基础。创办《太仓社科论坛》为展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求实创新风采提供了载体,是社科界加强理论研究,树立社科形象的新平台。太仓市社科联正确定位《太仓社科论坛》的基本功能、办刊方针,不断完善刊物机构设置,加强对刊物的政治监督、学术监督,扩大社科团体、部门单位的参与度,建立了刊外审稿人制度、刊前审核会议制度和编辑责任制度,加强对刊物版面设计、印刷出版进行质量跟踪管理,确保了刊物质量。《太仓社科论坛》得到了市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全市社科工作者踊跃投稿,合力办刊,作为苏州地区社科联第一家刊物,上级社科联给予了高度评价。
2.举办首届社科普及周活动。社会科学在普及中才能教化育人。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科普及实施,两办下发了《太仓市首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实施意见》。市社科联于9月16日至22日举办了以“普及社科知识,构建和谐太仓”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推出了社科知识广场咨询、举办社科书市、陈列社科知识展版、开展社科专题讲座、赠送科普读物、成立志愿者队伍等系列活动,形成了有效的宣传互动模式。市社科联组织法学会深入中区、伟阳等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向市民免费赠阅《生活中的社会科学》读物,深受欢迎。市新华书店统一组织了社科类精品图书展,优惠销售。太仓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劳动保障学会、法制工作研究会等社科团体,城厢镇、市公安局、城管局、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公司,中区、伟阳社区等部门单位,积极参与广场咨询活动。各社科团体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服务活动,展示了形象,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科学影响力。
3.创办《娄东大讲堂》。创办大讲堂,构筑对话平台,是理论教育载体的新探索。根据市委领导指示,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联合创办了“娄东大讲堂”,设置了《太仓日报》专版、图博中心讲座、专题讲座进社区三大载体。开设了形势政策、历史文化、现代科技、人文道德领域专题,解读前沿理论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发挥了释疑解惑、教化引领作用。特别是概念诠释完整精当,观点陈述生动形象,问题甄别说理透彻,深受市民欢迎。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主动承担主题演讲、撰文笔谈,建言献策,支持“娄东大讲堂”。一年来,“娄东大讲堂”举办著名作家叶辛论文学创作等12场次,刊登《太仓日报》专版4期,举办专题讲座进社区2 场次,收到了预期效果。
(四)加强指导管理服务,努力推进社科团体建设
社科团体是社科联的组织基础,是发展社科事业的主力军。太仓市社科联认真履行职责,坚持社科联建设与社科团体建设同步推进,规范管理与增强活力同时并举,坚持指导、管理、服务有机统一,形成了友情关系和互动格局,促进了共同发展。
正确定位团体功能。太仓市社科联贯彻落实省、苏州社科联关于社科团体建设的意见,加强整体谋划,召开主席会议拟订全市社科团体组织建设、功能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社科团体建设的新情况、新矛盾,提出以自律促自强、开拓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功能整合,以课题项目化、学科树型化的关系方式,促进社科联与社科团体之间、以及与部门单位之间合作共事,加强社科团体的生态建设。
构筑规范建设平台。在总结全市社科团体建设经验基础上,制定了《太仓市社科团体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界定了社科团体政治方向、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学术研究、开展交流活动、举办咨询服务、进行宣传普及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标准,为社科团体建设提供了规范管理基础、成效评价机制,促进了健康发展。
提升学术活动质量。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是社科团体的生存方式。一年来,太仓市各社科团体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主题研究,承担部门工作对策咨询任务。市劳动社会保障学会致力于“以人为本,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研究;市人才学会开展“建设创新人才队伍,营造和谐人才工作环境”研究;市农村经济研究会、市农业经济学会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市教育学会开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市教育质量”研究等。这些研究运用新型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加强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注重学术规范、思想创新和应用操作,在社科团体研究领域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太仓市各社科团体通过主办或协办较大规模的专题研讨会、学术年会、课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整合社会资源、交流学术进步、拓宽应对举措过程中,活跃了学术氛围,提升了团体活力。
加大典型培育力度。为整体推进太仓市社科团体建设,市社科联召开了社科团体建设经验交流会,根据《章程》和《考核标准》,下发了评选先进社科团体的通知,组织开展首次评选活动。经自愿申报、调研考查和主席会议审定,评选产生的2006年度先进社科团体,其基本经验是在约束条件下,积极创造条件,追求团体功能、社会效益最大化;在组织建设、学术研究、运行机制等方面树立了示范,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