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RODUCTION
NEWS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DECISION MAKING
LEARNING
AWARDS
ACTIVITIES
DOWNLOAD
1.丁晓原
男,1958年5月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为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报告文学和散文。先后出版《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五四散文的现代性阐释》等专著4部,主编《20世纪中国各体文学理论批评》、《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2006)年纪实文学》等著作6部,是有影响的报告文学评论家和散文研究学者。1996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江苏省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目前正在主持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新世纪报告文学若干‘关键词’研究”。
2.万智慧
男,1965年6月出生,法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苏州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兼任苏州市委组织部特约研究员、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长期关注苏南特别是苏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参加了国家、省的重点规划项目“转型期苏南地区企业下岗职工问题及再就业研究”、 “教育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社会主义在苏南”、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与观念变革”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年发表论文等成果近三十万字。《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干部教育工作》获全国“高校党校建设”征文二等奖,《加快非政府组织建设,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获苏州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王卫平
男,1962年10月生,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苏州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社会史、江南区域史(吴文化史)、方志学。专著有《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苏州史纪》(古代)、《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伍子胥》等,主编《东吴史学文集》、《苏南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史研究》、《文化江苏》、《社会救助学》等著作及教材多种,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兼任日本广岛历史学会海外评议员、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农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等。先后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苏州市“留学归国人员先进个人”、苏州大学首批中青年优秀学术骨干、苏州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
4.田芝健
男,1963年7月生,法学博士。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研究员、办公室副主任;苏州市委组织部特约调研员;苏州市公共关系协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基层党建与基层民主,地方政府与城乡发展等。
近年来主持国家、省、厅、市等重大社科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省、市重大、重点和一般课题各1项。主要研究成果有:独著、合著《共产党依法执政论纲》、《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工会维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昆山实践》;参与重点课题《中国地方政府学》、《和谐社会理论与苏州实践》、《用全民学习锻铸现代城市文明》、《江苏发展道路与发展特色研究》等多部成果的编著;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江海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报告、提出的一些建议分别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采纳。 1996年、2003年分别获得苏州大学利苏奖、苏鑫奖; 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
5.邬才生
男,1958年7月生,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经济学教授,兼任市社科联常务理事、市委宣传部宣讲团成员、市伦理学会会长、市党史研究会副会长、沧浪区社科联特约研究员。
一直从事党校的教学工作和社会科学研究,并把教学和社科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为了社科研究的主要课题,社科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得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学员和社会的好评,近年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苏州市优秀拔尖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
近年来以苏州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著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城镇建设——苏州小城镇建设的理性思考》、《苏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苏州现代化建设战略研究》、《建设新世纪的苏州》、《苏州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双带工程:江苏农村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大创举》、《建设学习型城市与培育学习型公民》等。曾多次获得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6.朱小田
男,1963年7月生,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历史与社会学系教授。兼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近年来被先后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
2000年以来,在《史学理论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重要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1篇,如《漫画: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民间社会记忆与社群关系的成长》、《社会史视野中“俗例”》等。出版有关区域江南经济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学术专著3部:《胡适传》(合著,第一作者)、《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的对话》等。1999年以来,多次荣获江苏省和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光明日报》多次发表书评,《中国农史》、日本《史学》和日本《广岛东洋史学报》等杂志发表长篇论文,认为其研究“视点新颖,分析透彻”,“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历史学进行对话,理论性强”。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论著获得好评。
7.陈 忠
男,1968年2月生,哲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副教授。
2003年以来,以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规则论”为支撑,主要致力于“规则论”研究。在我国首先明确了“规则论”这一哲学范畴。2006年以来,以“规则论”为基础,开始对“发展伦理”这一重大具体时代规则进行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持申报的课题“发展伦理与和谐世界:发展伦理学的范式转换与和谐世界的历史构建”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参加国家、省级课题多项,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一项,省市社科奖励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了40多篇研究论文。如《发展伦理学的范式研究》、《知识与实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及历史超越》、《制度创新:风险与选择》、《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认同》等。
8.胡玉鸿
男,1964年2月生,法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东吴比较法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学方法论及行政诉讼法学。有个人专著《法学方法论导论》、《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两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行政诉讼法教程》、《法律原理与技术》,参与其他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转载,曾四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及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被评为苏州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9.钱振明
男, 1964年12月生,政治学博士。 现任苏州大学城市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民进苏州大学委员会主委、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政府顾问等职。
钱振明多年来致力于国家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研究,先后主编和独著出版了《比较行政学》、《苏南乡镇政权建设研究》、《国家控制论》、《城市管理学》、《善治城市》等著作6部,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国家人事部全国行政管理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6项。曾先后被遴选为“苏州大学首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江苏省‘青蓝工程’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苏州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0.韩承敏
女,1964年出生,教育哲学博士。现为苏州市职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兼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苏州市心理学会理事、苏州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苏州市委组织部特约调研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学等。担任管理心理学、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道德教育等课程教学。
长期以来关注快速发展的社会实际动态,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积极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主持研究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2个,参与研究省级以上课题5个。作为苏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高层次人才项目支助1项。出版专著《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读本》、合著《市民公德与和谐社会》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各类奖项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