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RODUCTION
NEWS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DECISION MAKING
LEARNING
AWARDS
ACTIVITIES
DOWNLOAD
3月10日下午,市社科联召开《苏州通史》研究座谈会,组织专家学者就编写《苏州通史》进行深入研讨。我市各高校和史学界等近30位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启动《苏州通史》文化工程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今天,需要有一部贯穿古今的苏州通史,这是一项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工程。它不但是传承文明的重要文献,也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普及的教材,对苏州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十分重要。作为学术发展来说,关系能否把“苏州学”作为显学扩大其影响,也是发展繁荣苏州文化的一项工程。
与会专家王国平、徐刚毅、姚福年、陆振岳、钱公麟、张晓旭、陆允昌、张橙华、陈红霞、叶文宪、朱小田、祝曙光、张笑川、李峰、吴建华、王玉贵、许冠亭、吴恩培、李嘉球、冷坚等纷纷发言,就《苏州通史》编写的基本框架、组织方式、实施步骤等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了共识。大家认为,《苏州通史》研究,必须把握苏州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体现苏州历史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不同时期的特色;要尽可能广泛、全面、完整地占有史料,做到学术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要通过《通史》编修,推动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力争取得新突破;要努力在《通史》之“通”上下功夫,在内在逻辑、行文风格、体裁体例等方面协调一致;在研究的力量方面,要立足苏州,紧紧依靠本地的专家学者,加强力量整合,同时适当借助外力,提高研究的水平和档次。通过各方努力,打造一部反映苏州历史发展全貌和本质、体现当代人认知水平、体现苏州形象的精品图书。